北京龙文化促进会
位置:首页 > 龙书画名家 > 现代龙书画名家
黄山寿
发表时间:2024-07-18     阅读次数:

晚清著名龙画家

黄山寿,(1855—1919)原名曜,字勗初,号旭迟老人、丽生、鹤溪渔隐、裁烟阁主,江苏武进(今常州)人。官直隶同知。幼年贫困,专志书画,五十岁后在上海卖画为生。善画人物、山水、花卉、走兽,尤擅画墨龙。凡写人物仕女,喜用工笔重彩,隽雅研秀,有改琦遗韵;山水以青绿为多,气韵古逸,亦见功力;双钩花鸟神态逼肖,笔力精劲;间作墨梅、竹石,挥洒自如,亦具韵致。书法工唐隶、北魏及郑燮、恽寿平,得其神韵。传世作品有《秋山飞瀑图》轴,现藏上海博物馆;光绪二十九年(1903)作《仿赵孟頫青绿山水图》轴、《设色花卉图册》、宣统元年(1909)作《梅花图》轴,著录于《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》;《仿江贯道石壁疏松图》《课子图》均著录于《知鱼堂书画录》;《佳人寒香图》横幅图录于1996年版《中国古玩行情博览》。拍卖数据统计:总拍品“1919件”;预展中拍品“45件”;已成交拍品“1092件”;未成交拍品“782件”;总成交金额“49,253,590元”,成交比率·58%。一般人对黄山寿作品的初步印象,是题材通俗,用色浮艳,是标准的海上画派代表。造成这种结论的原因有许多,其中最重要的一点,便是他的学生众多,伧俗的临本泛滥。此外,他的儿子黄巘亦习家法,然其功力笔致,设色用墨,皆去乃翁甚远。这些拙劣的模仿作品,在画法与境界上,在书法与题款上,皆与黄山寿的本尊作品相去甚远。所谓差之毫厘,失之千里,一步不及,便落恶道,万劫不复。例如黄巘的《松荫瀑泉图》青绿纸本立轴,在用笔上,空疏无根,不耐细看;在设色上,一味浓重,艳而近俗;类似这样的作品,如果归之于黄山寿名下,后果可想而知。

但是如果人们对黄山寿的作品,做一番全面又深刻的检视之后,此一偏差的印象与结论,便立刻大为改观。原因无他,大家所习见的“黄山寿”,多为仿本或伪作,线条油熟,设色过火,难登清丽之室,不符壮雅之怀。而黄山寿的精品佳作,从二十几岁到六十几岁,无论是水墨或设色,无不清雅绝伦。他的水墨山水、人物、花竹、墨龙、墨虎,无不洁净含蓄,墨色焕发;他的设色作品,艳而不俗,丽而不挑,用色特异,产生一种独特的清鲜亮眼气息,是改琦(1773—1828)、任熊(1823—1857)之后,又一用色用墨的能手,可与吴榖祥(1846—1903)鼎足而四,为晚清四大设色墨彩名家。

张鸣珂是十九世纪中期与书画家交游最广阔的艺术爱好者与收藏家,他的《寒松阁谈艺琐录》,多纪录他与书画家及收藏家来往的第一手资料,其中关于黄山寿的艺术,有如下的描写云:黄勖初(山寿),武进人,年十余,即能画,依其戚,客华亭县廨。居停张明府爱收藏,所得改七芗真迹尤夥。出令勖初临摹,摹成装池之,呈巡抚张文达公,公莫能辨也,由是声誉日起。后随瑞茀侯、方伯璋,来江西臬署,因得定交。君六法之外,又工篆隶,尝为予题《国朝骈体正宗续编》、《怀人感旧诗》简首;又为予作《拥髻图》,画幅古雅妍秀,玉壶(改琦)、渭长(任熊)之后,所仅见也。

黄山寿画作

张鸣珂亦是晚清大鉴赏家,平生最好与画家交游,因而富于收藏,遍得十九世纪名家真迹。他把黄山寿,列在晚清意境最别致、画法最高超的改琦与任熊之后,使之鼎足而三,可见他对黄山寿的推崇。而他们三人都是年未弱冠,就能以画名动公卿的天才画家。

上一篇:由龍
下一篇:张善孖
网站地图